精准管控落实医保惠民 访市人大代表李建新
发布时间:2020年05月19日
精准管控落实医保惠民
——访市人大代表、市医保局局长李建新
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在医疗保障大网的兜底下,许多人避免了因病产生沉重经济负担,收获了一份安全感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,就将医保低保“双提标”列为2019年为群众办好的10方面32件惠民实事之首。那么,在医保基金收缴比例不增加、当期基金支付压力较大的背景下,如何做到提高报销比例?记者采访了市人大代表、市医保局局长李建新。
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。今年,我市将持续提升城乡居民就医、生活保障水平,“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惠民待遇,降低群众就医成本,基本医疗保险三级医院支付比例由55%提高至60%,转外住院和异地急诊住院支付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、起付标准由2500元降低至1200元”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。
按照国家和省机构改革的安排部署,2018年底,唐山市医疗保障局正式挂牌成立,承担着全市医疗保障和建设医疗康养高地的责任。该局局长李建新说,今年将以五项措施确保实事工程落地。
“医保资金是老百姓的‘保命钱’‘救命钱’,关系国计民生,更关系每一位参保者。”李建新说,加强医保基金监管,是当前医保部门首要的政治任务。今年我市将以打击欺诈骗保、集中查办案件线索专项行动为契机,出重拳、下狠手、建机制、堵漏洞,真正形成不敢骗、不能骗、不想骗的高压态势,节省不必要的医保资金支出。
解决“看病难”“看病贵”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。对此,李建新说,我市将按照国家、省医保局统一部署,探索推进集中带量采购。通过带量采购,努力把药品耗材的价格降下来,使一些药品大幅降价,从而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获得感。
截至2018年11月底,我市共有定点医疗机构1528家,其中定点门诊医疗机构1129家,定点住院医疗机构399家;定点零售药店3003家。李建新说,我市将进一步规范这些定点医药机构的服务行为,修订完善协议管理办法和协议管理文本,与医疗机构重新签订协议,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,遏制过度检查、过度治疗、大处方等行为,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。
“为确保医保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和医疗机构的良性发展,要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促进规范医疗服务行为。”李建新说,我市将推行按病种分值付费,探索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试点工作,提高医疗机构控制成本的意识,这样既能减少不必要的支出,也将减轻群众的就医负担。
信息化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,同样,也是新时代医保工作的趋势。李建新说,我市将抓住国家、省局医保信息化建设试点契机,利用医保大数据和税务、卫健、民政、公安等部门的共享信息,精准管控医保资金支付,确保待遇支付。记者 晓悦